日前,2017年度福建省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評選結果揭曉,蘇交科集團子公司廈門市市政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廈門市政院”)報送的5個工程項目經福建省專業評審組嚴格評選,分別獲得1個市政類二等獎、3個市政類三等獎以及1個園林景觀類三等獎。
下沉式道路及綜合管廊設計
集美新城核心區—海翔大道下沉式道路及共同溝工程獲市政類二等獎。該項目是海翔大道集美新城核心區段改造工程,建設內容主要包括下沉式快速路、綜合管廊、地面道路新建改造等部分。在綜合管廊設計中考慮到海翔大道是集美新城“三橫三縱”綜合管廊系統的一部分,將給水、中水、電力、通信管線設計納入管廊中,充分展現廈門市政院在下沉式道路及綜合管廊設計方面全國領先的實力。
軟弱圍巖中大跨度扁平隧道設計
金井灣大道道路工程隧道工程項目獲市政類三等獎。工程項目位于平潭金井灣片區,隧道北線長868米,南線長829m。該項目屬軟弱圍巖中大跨度扁平隧道,設計難度大,國內案例較少,設計團隊在設計過程中采用三維模型仿真模擬,擬定內側設置Φ108微型鋼管樁注漿加固,外側設小擋墻反壓回填的處理方案確保施工安全。
“海綿城市”的特色濱海景觀道路
濱海西大道(通福路至新G324國道段)道路工程獲市政類三等獎。項目起點位于通福路,北至新324國道,道路全長2.755Km。在項目景觀設計中引入“海綿城市”的理念,以基層透水結構、面層透水磚鋪裝,減少雨天路面徑流,增強人行舒適度。同時以 “市樹”、“市花”等特色棕櫚植物作為主要元素進行布置,營造獨居廈門特色的濱海景觀道路。
全國首個地下三層立體結構
合肥市高鐵片區龍川路(金寨路-北京路)工程獲市政類三等獎。該道路長7.9公里,隧道長1.95公里長,是合肥市主干路網骨架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了合肥市南站片區大量東西向交通流。該項目首次在國內實施了地下三層立體結構,地鐵盾構區間、道路隧道主體、人行地下通道形成地下三層結構,隧道主體與人行地下通道共用頂底板。項目建成后打通了合肥政務區與包河區及東西片區與高鐵南站的快速連接的通道。
文化與生態的融合設計
武夷新區武夷山東站片區站前廣場(東廣場)景觀及配套工程獲園林景觀類三等獎。該項目位于南平市武夷新區將口片區,總面積58175.55㎡平方米。在項目設計過程中采用“碧水流韻映丹山,水墨丹青育群賢”的理念,充分展現了 “世界遺產地、綠色生態城”的武夷新區城市形象總體定位。
近年來,廈門市政院采用先進技術和設計理念,不斷創新、變革,以“服務城市建設,提升人居環境”為使命,打造完成設計優、質量佳、效益好的工程項目,為城市建設美麗家園添磚加瓦。